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,进一步提高数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科学性和指导性,6月13日下午,我校召开数理人才贯通培养实验项目课程建设研讨会,校长朱焱、副校长陆芷茗、副校长叶红及各学科教研组组长、数理人才项目任课教师出席会议,南京外国语学校朱征副校长、李鸿彬主任等代表参与研讨交流,来自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、宁海中学的四位专家提出指导性建议。
研讨会现场
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长朱焱
南京市第一中学副校长陆芷茗
南京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叶红
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朱征
该项目经由南京市教育局审批,南京市第一中学和南京外国语学校分别设立班级,整合南京应用数学中心及两所中学顶尖教育资源,进行数理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、协同培养,为推动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提供样本经验。
会上,朱焱校长、朱征副校长分别介绍了两校的招生情况,并就后续课程的设置与实施,听取了专家的意见。
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副主任李善良
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副主任李善良从课程规划、如何选拔人才、学生学习方式的跟踪调整等方面进行阐述。他认为课程要注重一体化设计,实施项目制、大主题、大单元方式的教学,让学生立足于思维、立足于组合创新探究的能力,在每堂课上得到切切实实的提升。
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副主任叶兵
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副主任叶兵指出,要想出优秀人才,学生要做到“八个二”,包括插好理想、坚毅两个“翅膀”,打好科学素质、人文修养两个“支柱”,积蓄思想、知识两种力量,结交运动场、图书馆两个“朋友”等。
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教研员赵华
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教研员赵华表示,数理人才贯通表面上是学段贯通,深层次上更是思维的贯通、学习方式的贯通、学习内容的贯通以及目标的贯通,要不忘设立项目的初心,解决好快与慢、立志与担当、科学与人文等问题,给学生独立自主的空间,博观约取、灵活评价。
宁海中学特级教师陈红
宁海中学特级教师陈红认为,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,同时注重引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,可以将课程设置中的讲座、实践等打通,利用南京博物院等文化资源,开展跨学科、超学科的学习。
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后,朱焱校长表示在设计课程方案时,学校确保开足开齐国家课程、每天阳光一小时,同时不断探索如何让学生进行综合性、融通式、贯通性的学习。他也希望能够通过与南外的合作,让该班学生达到更高的要求。
叶红副校长就专家提出的要求,强调今后在培养拔尖、创新人才时,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与思维观念,考虑到学生将来的深造,可以从中学起就进行学术规范方面的教育。
座谈会最后,陆芷茗副校长进行总结。她认为此次座谈会只是一个开始,今后大家既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,更要有敢揽瓷器活的金刚钻,二者缺一不可,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。
目前,我校数理人才贯通培养实验项目已预录取40名学生,期待历经三年辛勤耕耘,最终收获累累硕果。